如今北京城中轴线正在积极筹备“申遗”的工作,今年又恰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关于紫禁城的历史,成为众多文史爱好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杨征,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紫禁城和周边建筑的关系,发现这些建筑之间有很多“隐藏”的轴线,比如明代的大祀殿(今天坛祈年殿),与紫禁城最重要建筑奉天殿(今太和殿)以及太庙享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紫禁城东侧有一条带“文”字的轴线,西侧也有一条带“武”字的轴线。这些发现成为解读紫禁城历史的新钥匙。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我们更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隐藏的轴线”,先从宛平城讲起。如今位于卢沟桥东侧的宛平城,是由于民国年间宛平县政府迁入而命名,在此之前,这里先后名为拱极城和拱北城。关于这两个名字,很多人包括清代的一些史料都认为,明代这里名叫拱北城,清代改名为拱极城。实际上这座城自明崇祯十一年开始建设时便名为拱极城。1981年,曾在这里出土过一块银牌,铭文上写的是让御马太监“督理拱极城”,其时间为崇祯十三年(1640)。
拱极的得名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在传统文化中,“极”指北极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帝星”。明代北京城中,能够代表“天帝”的,就是嘉靖年间兴建的明堂“大享殿”(即天坛的大享殿,清代改为祈年殿)。笔者突发奇想,在地图上将拱极城的东西轴线(即宛平城东西两座城门连接线)向东延伸,其东端正是大享殿的宝顶。这似乎可以证明,明代时大享殿的宝顶被赋予了北极星的意味,而拱极城的命名,也直接和它的布局有关联的。
拱极城的两座城门,体现了风雨漂泊中的明王朝,对于国泰民安的最后祈祷:其东门为顺治门,西门为永昌门。然而,它们并没有起到作用,“永昌”成为李自成推翻明王朝统治后短暂使用的年号,“顺治”则成为清代入关后第一任皇帝的年号。
在北京城西北,明代也曾经修筑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址,名“巩华城”。如今地铁昌平线“巩华城”站附近,能隐约看到这座城址的遗迹。当年这座城共有四座城门,南门为“扶京门”,北门“展思门”,东门“镇辽门”,西门“威漠门”,寓意大漠辽东,都在朝廷掌控之下。如果将巩华城的南北中轴线延长,便会发现,其延长线的北端,与十三陵的首座陵寝——长陵的主殿祾恩殿,形成了“三点一线”的格局,这样一来,就能明白巩华城北门“展思”的命名依据。
纵观北京城的历史,尤其是明代,封建社会传统的礼制,在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妨把时间退回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这一年,紫禁城工程接近尾声,皇宫的中心建筑奉天殿,以“压倒一切”的规模,雄踞于紫禁城最中央的“土”字形台基之上。永乐皇帝对此没有满足,一些附属工程正在他的规划下陆续建设。
如今大家熟知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以及合祀天地的大祀殿(今天坛祈年殿)等建筑,都是在这一年开始兴建的。这些建筑的规划和布局有一套现成的参考标准,这便是南京城的布局。不过永乐皇帝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修改,北京大祀殿(今天坛祈年殿)地址的选择,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改动。如果对北京城几座重要建筑的位置进行分析,便会发现北京的大祀殿和故宫奉天殿以及太庙享殿之间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关系:三座大殿呈“三点一线”的布局模式。以奉天殿正脊中心点为出发点,连接太庙享殿正脊中心点,最后将这条线延长,便和大祀殿正脊中心点三点重合。
这一重要的轴线,在明中期嘉靖皇帝改造北京城的时候得以延续,合祀天地的大祀殿被拆毁后改建为大享殿,它是皇帝祭天的场所。这座大殿与太庙享殿、奉天殿“三点一线”的格局未变。按照这条轴线,可以这样想象:大享殿奉祀上天,即代表着“神权”,这份权力通过轴线,先传递到了皇帝祖先的手中,即太庙的享殿,再顺着这条轴线向北到达奉天殿,这也是皇宫中的正殿,代表的是“神权”延续到封建帝王手上。通过这样一根轴线,明代的统治者将“君权神授”的理念通过建筑表现出来了。
嘉靖皇帝似乎还对这条轴线的意义进行了延伸:如果将这条轴线从奉天殿(今太和殿)继续向西北延长,嘉靖年间兴建的大高玄殿乾元阁和坤贞宇也被纳入了这条轴线中,而整条轴线的北终点则在德胜门附近,“德胜”二字出自《周易》,与元代健德门的名称一脉相承。
相对于上文提到的这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轴线,一定会有一条相对应的东北-西南走向的轴线。笔者认为这条线就是起自于社稷坛五色土,之后经过奉天殿,最终结束于京城东北的安定门。当时的寓意是整个国家在皇帝的统治之下呈现一派安定和谐的氛围。根据奉天殿、安定门以及社稷坛兴建的先后顺序,可以推测,五色土的位置是依据安定门、奉天殿的位置而定。
除了两根重要的轴线以外,在北京城还有一些以中轴线上的建筑为基准点,并呈左右对称的建筑,如崇文门和宣武门。这两座城门兴建于永乐十七年(1419),这两座城门,与北京城东侧的东直门、朝阳门以及西侧的西直门、阜成门的位置,也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朝阳门和宣武门的连线,与阜成门和崇文门的连线相交点正好是明代承天门(即天安门)的位置,而东直门和宣武门的连线,与西直门与崇文门的连线相交点,则正好在紫禁城的奉天门(即太和门)的位置,这两条连线的交点都落在带“天”字的中轴线建筑上,可见并不是随意安排。
有意思的是,崇文门、宣武门的命名,也跟轴线有关系。比如,以奉天殿正脊中心点为出发点,连接明代初年兴建的“文楼”(明中期更名文昭阁,清代为体仁阁)后继续延长,在这一线上有文华殿、崇文门等建筑。相应的,奉天殿和“武楼”(明中期更名为武成阁,清代改为弘义阁)的延长线,则经过武英殿后,到达位于京城西南的宣武门。“文”线和“武”线,相映成趣。
作为皇城正门的承天门,也有类似的轴线,从承天门(今天安门)引一条轴线,连接长安左门(明清两代科举发放皇榜的场所)后,经过承天门东侧的文职衙门,最终到达崇文门;西侧的轴线经承天门,长安右门(明清两代为秋审犯人的场所)后,经过承天门西侧的五军都督府等武职衙门后,最终达到宣武门。因此可以推断崇文门和宣武门的位置,乃至于北京城南城墙位置的确定,和紫禁城都有着微妙的关系。杨征
关键词: 明代北京城